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时间:2019-01-03 08:57:30   来源:周公解梦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印度两大史诗,是印度列国纷争时代的艺术反映。依据现在抄本,《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现代精校本近八万颂),《罗摩衍那》约24000颂(现代精校本近二万颂),其篇幅之长,在世界各民族古代史诗中也是不多的。在古代印度,它们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和流传。因而,它们的文本是流动性的,经由历史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加工的扩充,才形成目前的规模和形式。

  据现代学者考证,《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之间。在这漫长的八百年的成书过程中,《摩诃婆罗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8800颂的《胜利之歌》,后来演变成24000颂的《婆罗多》,最后扩充为十万颂的《摩诃婆罗多》。

  关于这部史诗的作者毗耶娑,我们目前所知道的都是传说,很难断定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既被称作这部史诗的作者,又是这部史诗中的人物。按照史诗本身提供的故事,毗耶娑是渔家女贞信在嫁给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贞信和福身王生下的两个儿子花钏和奇武先后继承王位,都没有留下子嗣就死去。于是,贞信找来在森林中修炼苦行的毗耶娑,让他与奇武的两个遗孀交媾,生下两个儿子持国和般度。此后,毗耶娑仍然隐居森林,但他目睹和参与了持国百子(俱卢族)和般度五子(般度族)两族斗争的全过程。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后,他用了三年时间创作了这部史诗。

  《摩诃婆罗多》的书名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书共分十篇,以列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背景,叙述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视频:专家解读《摩诃婆罗多》)

  象城的持国和般度是两兄弟。持国天生眼瞎,因而由般度继承王位。持国生有百子,长子难敌。般度生有五子,长子坚战。这便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前者被称作俱卢族,后者被称作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国摄政。坚战成年后,理应继承父亲般度的王位。但难敌不答应,企图霸占王位。纠纷从此开始。

  难敌设计了一座易燃的紫胶宫,让般度族五兄弟去住,准备纵火烧死他们。般度族五兄弟幸免于难,流亡森林。期间,般遮罗国王的女儿黑公主举行选婿大典,般度族五兄弟乔装婆罗门前往应试。五兄弟之一阿周那按照选婿要求,挽开大铁弓,射箭命中目标,赢得了黑公主。从此,黑公主成为般度族五兄弟的共同妻子。而般度族五兄弟也在这次事件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持国召回他们,分给他们一半国土。

  般度族在分给他们的国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绩辉煌。难敌心生妒忌,又设计掷骰子赌博的骗局。坚战并不愿参加赌博。但出于礼节,还是接受了难敌的邀请。在掷骰子中,坚战输掉一切财产和王国,又输掉四个弟弟和他自己,最后输掉他们五兄弟的共同妻子黑公主。于是,难敌命令自己的弟弟难降将黑公主强行拽来,在赌博大厅当众横加羞辱。般度族五兄弟之一怖军怒不可遏,发誓要报仇雪恨。持国预感恶兆,不得不出面干预,答应黑公主的要求,释放般度族五兄弟。但难敌不死心,找回般度族五兄弟,要求再赌一次,讲定输者一方流放森林12年,还要第13年过隐匿的生活,如被发现,就要再次流放12年。这次赌博的结果自然又是坚战输掉。这样,般度族五兄弟被迫交出国土,流亡森林12年,并在第13年里隐姓埋名,在摩差国毗罗吒王宫廷里充当仆役。

  13年期满后,般度族五兄弟要求收回失去的国土,难敌坚决不允。于是,双方各自争取盟友,准备战争。般度族获得多门城黑天(大神毗湿奴的化身)的支持。般度族和俱卢族双方使者来回谈判。难敌一意孤行,拒绝讲和。坚战为了避免流血战争,作出最大让步,提出只要归还五个村庄就行,而难敌宣称连针尖大的地方也不给。最后,双方在俱卢之野开战。

  大战进行了18天,经过反复的激烈较量,俱卢族全军覆灭。眼看般度族大功告成,没有料到俱卢族残剩的三个战士竟在夜间偷袭酣睡的般度族军营,杀死般度族全部将士。黑天和般度族五兄弟因不在军营而幸免。面对如此悲惨的结局,坚战精神沮丧,但在众人的劝说下,又终于登基为王。坚战统治了36年后,得知黑天逝世升天。于是他指定般度族的惟一后嗣——阿周那的孙子为王位继承人,然后与自己的四个兄弟和黑公主一起远行登山升天。

  以上是《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这部史诗的基调是颂扬以坚战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以难敌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在史诗中,坚战公正、谦恭、仁慈。而难敌则相反:贪婪、傲慢、残忍。他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连俱卢族内的一些长辈也同情和袒护般度族。在列国纷争时代,广大臣民如果对交战双方有所选择的话,自然希望由比较贤明的君主,而不希望由暴虐的君主统一天下。《摩诃婆罗多》正是这种希望的形象化表达。

  然而,史诗作者立场高远,对现实的认识是清醒的,并没有将代表正义一方的般度族理想化。在史诗描写的18天大战中,每逢关键时刻,般度族都是采用诡计取胜的,正义的光彩渐渐减却。而难敌遵守武士战斗规则,在战死时,天神们为他撒下鲜花。史诗作者显然面对着人类生存方式的困境。坚战为了谋求般度族的和平生存,做出最大限度的让步,也未能阻止战争。而难敌遵循刹帝利武士征服世界、追求财富的使命,也始终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人世间的利害冲突无法避免。冲突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人类自身遭受毁来性打击。

  《摩诃婆罗多》的中心故事至多只占全诗篇幅的一半。围绕这个中心故事,穿插进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有关古代国王和武士的英雄传说,因为就史诗的各种插入成分而言,它们与史诗的基本精神最一致,与主线故事的关系最紧密。例如,《那罗传》和《莎维德丽传》这两个著名插话,是般度族流亡森林12年期间,修道仙人为安慰和鼓励他们而讲述的。《那罗传》描写古代国王那罗受到恶神捉弄,在掷骰子赌博中输掉国土,被迫与妻子达摩衍蒂流亡森林。在森林中,夫妻两人不幸失散。最后,双方历尽艰难困苦,重新团圆,并收回国土。《莎维德丽传》描写古代一个国王的独生女儿莎维德丽,自愿选择遭到侵略而流亡森林的一个瞎子国王的儿子做丈夫。一年后,丈夫死后。死神阎摩前来拴走她丈夫的灵魂,而她紧追阎摩不放。最后,凭她的忠贞和智慧,赢得阎摩的恩惠,使丈夫死而复生,也使公公双眼复明,后来终于收复国土。这些插话教导人们不畏强暴,不怕艰辛,在遭受挫折的困难时期,更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这是在列国纷争时代,国王和刹帝利武士必须具备的精神。

  一般来说,这类颂扬刹帝利的神话传说插话是由宫廷歌手苏多编制的,而另一类颂扬婆罗门的神话传说插话是由祭司编制,并在后期插入的。据《摩诃婆罗多》精校本首任主编苏克坦卡尔考证,原先的二万四千颂左右的《婆罗多》曾经一度被婆罗门婆利古族垄断。由于《婆罗多》是颂扬刹帝利王族的英雄史诗,因而婆利古族竭力以婆罗门观点改造《婆罗多》,塞入了大量颂扬婆利古族和抬高婆罗门地位的内容。例如,插话《苏格尼雅》描写婆利古大仙的儿子吉耶伐纳通过修炼苦行,具备战胜一切凡人和天神的法力;插话《持斧罗摩》描写婆利古后裔持斧罗摩曾经周游大地,消灭人间刹帝利,以至刹帝利的鲜血流满俱卢之野的五个湖泊。

  除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这些文学插话外,史诗中还有大量宗教、哲学、政治和伦理等理论性的插入成分。其中最突出的是俱卢族老长辈毗湿摩临终前对坚战的长篇教诲《和平篇》和《教诫篇》。这两篇的篇幅总量约占据全诗的四分之一。《和平篇》主要讲述国王在正常时期和危急时期的职责以及达到人生最高目的解脱的方法。《教诲篇》主要宣传婆罗门教的各种法则和礼仪。而在所有的说教成分中,最著名的是《毗湿摩篇》中的《薄伽梵歌》,因为它后来成了印度教的重要经典。

  因此,对于《摩诃婆罗多》的内容,我们必须兼顾两个方面:它既是一部英雄史诗,以婆罗多族大战为核心内容,即如书名所表示的那样,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即如史诗结尾部分所宣称的那样,囊括了人生“四大目的”的全部内容:“正法和利益,爱欲和解脱,这里有,别处有;这里无,别处无。”(18.5.38)史诗作者既以形象的手法,又以说理的方式,确认“正法、利益、爱欲和解脱”是人生四大目的。他们肯定人类对利益和爱欲的追求,但认为这种追求应该符合正法,而人生的最高目的是追求解脱。他们担忧的是,人类对利益和爱欲的追求一旦失控,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斗,直至自相残杀和自我毁灭,造成像婆罗多族大战这样的悲剧。可以说,《摩诃婆罗多》凝聚着沉重的历史经验,饱含印度古代有识之士们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深刻洞察,是一部警世之作。

  与口头创作和传诵的方式相适应,《摩诃婆罗多》的语言通俗易懂,诗律绝大多数采用一种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体。叙事中有许多程式化的词组、语句和场景描写。修辞方式很多,包括谐音、比喻、夸张、对偶和双关等。叙事方式采用话中套话、故事中套故事的框架式结构。主体故事情节完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每个阶段都不乏扣人心弦的戏剧性冲突和紧张场面。只是由于整部史诗穿插有大量插话和插叙,才使主体故事的推进时时受到阻碍,延宕施沓,显得很不紧凑。《摩诃婆罗多》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这部史诗人物众多,但主要人物都有鲜明个性,互不雷同。究其成功原因,在于作者能严格忠于现实生活,依据人物的出身、经历、地位、修养和气质等多方面因素塑造性格。

  《罗摩衍那》的成书年代在公元前三、四世纪至公元前二世纪之间。这部史诗的作者蚁垤也是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原本是个弃儿,山中野人收养了他。长大成家后,他以抢劫偷盗为生。一次,他抢劫路过的七仙人。七仙人问他,他的妻儿是否愿意与他共同分担抢劫的罪恶。他茫然不知所答,回家询问家妻儿。妻儿表示不愿与他分担。他的生命历程由此发生转折。他回到七仙人那里,拜倒在他们脚下。七仙人教给他吠陀知识,还叫他坐在一棵树下,不断念诵“摩罗”(“罗摩”的颠倒念法)。他静坐不动,天长日久,白蚁在他身上筑窝,形成蚁垤。后来七仙人回到那里,拨开蚁垤。从此,他就得名“蚁垤”。有一天,蚁垤在森林里看见一对麻鹬悄悄交欢,忽然一个猎人射中了公麻鹬。公麻鹬坠地翻滚,满身鲜血,母麻鹬凄惨悲鸣。蚁垤心生怜悯,安慰母麻鹬,谴责猎人。他的话语脱口而成一颂诗。说完后,他自己也感到惊异,反复琢磨自己究竟说了什么。最后,他意识到自己说出的是诗,并对徒弟说道:“因为它产生于我的输迦(Soka,忧伤),就叫它输洛迦(Sloka)。”后来,大神梵天吩咐蚁垤就用这种“输洛迦”诗体编写罗摩的故事(即《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的书名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诗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斗争。(视频:专家解读《罗摩衍那》)

  阿逾陀城十车王有三个王后,生了四个儿子——罗摩、婆罗多、罗什曼那和设睹卢祗那。罗摩长大后,帮助众友仙人降摩,并随众友仙人到密提罗国参加大祭。密提罗国王遮那竭有个女儿,名叫悉多。遮那竭允言:谁能拉开他家祖传的神弓,便能娶番多为妻。罗摩不仅拉开弓,而且把弓都拉断了,赢得了悉多(《童年篇》)。

  十车王年迈体衰,决定立罗摩为太子,以继承王位。这时,小王后吉迦伊在一个驼背侍女的煽惑下,利用国王从前曾许诺赐给她两个恩惠,要挟国王,提出一要流放罗摩十四年,二要立她自己的儿子婆罗多为太子。十车王悲痛欲绝,但为了信守诺言,只得同意。罗摩为了使父亲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也甘愿跟随罗摩流放。他们三人在臣民的忧伤中离开都城,前往山林。不久,十车王抑郁而死。这时,婆罗多正在舅舅家,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他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婆罗多明了真相后,大骂母亲吉迦伊。举行完父亲葬礼,他亲自去寻找罗摩,要求罗摩回去继承王位。但罗摩坚决不肯,一定要等十四年流放期满后再回去。婆罗多没有办法,只好带回罗摩的一双鞋子,算是罗摩的象征,供在国王宝座上,代罗摩摄政(《阿逾陀篇》)。

  罗摩、悉多和罗什曼那在森林中到处漫游,过着艰辛的流放生活。十年后,他们来到又一座森林。楞伽城十首魔王罗波那的妹妹向罗摩和罗什曼那求爱未遂,想要一口吞吃悉多,被罗什曼那割掉鼻子和耳朵。为了报仇,她怂恿哥哥罗波那劫掠悉多。罗波那施用妖术,派遣一个罗刹化为金鹿引诱罗摩追赶不止,而他就乘机劫走了悉多。罗摩和罗什曼那四处寻找悉多,最后遇见一个无头怪,他劝他们去找猴王须羯哩婆(《森林篇》)。

  罗摩和罗什曼那终于找到流亡的猴王须羯哩婆。他们帮助猴王收复了失国。然后,猴王召集全国的猴子帮助寻找悉多。群猴知道了悉多被劫往楞伽岛,但隔着大海,无法渡过(《猴国篇》)。

  神猴哈奴曼神通广大,变幻无穷。他摇身变成巨猴,纵身一跳,越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到了楞伽岛,他又变成一只猫,钻进罗波那宫殿。他来到后宫,在后花园找到了悉多。他亲眼目睹罗波那威逼利诱悉多,但悉多对罗摩忠贞不渝,宁死不从魔王。哈奴曼把罗摩的信物戒指交给悉多,悉多也将自己的信物宝石托哈奴曼带给罗摩(《美妙篇》)。

  在工巧大神的儿子那罗帮助下,罗摩、罗什曼那和猴军架桥渡海,与罗波那展开一场大战。战斗激烈,罗摩和罗什曼那受重伤。哈奴曼托来北方神山,找到仙草,治愈罗摩和罗什曼那。最后,罗摩杀死罗波那,救出悉多。但罗摩见到悉多,突然怀疑她的贞操。这时,十四年流放期满,罗摩一行乘飞车回国。婆罗多欣然让位,罗摩登基(《战斗篇》)。

  阿逾陀在罗摩治理下,出现太平盛世。忽然一天密探报告罗摩:民间流传说悉多曾在魔王宫中居住,算不得贞女。为了不违民意,罗摩忍痛派罗什曼那把怀孕在身的悉多丢弃在恒河岸边。悉多得到蚁垤仙人的救护,住在净修林里,并生下一对双生子。蚁垤仙人作了长诗《罗摩衍那》,并教会这两个孩子诵唱。罗摩举行马祭时,蚁垤仙人让这两个孩子当场诵唱这部长诗。罗摩听到最后,明白这两个孩子就是自己的儿子。于是,蚁垤仙人把悉多带来,为她的贞节辩护。可是罗摩仍说无法取信于民。悉多便向大地母亲求证,说如果自己贞洁无瑕,请大地母亲收容她。顿时大地开裂,她纵身投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后来,罗摩将王国交给自己的双生子分治,与弟弟们一起抛弃凡体,升入天国(《后篇》)。

  在《罗摩衍那》这部史诗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理想的人物:罗摩为了恪守孝道而自愿流放,为了维护王族的尊严和人间的正义而消灭邪恶的魔王罗波那,为了取信于民而遗弃爱妻悉多,是理想的儿子和君王;罗什曼那和婆罗多恪守悌道,是理想的弟弟;悉多恪守妇道,是理想的妻子。他们之间的关系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类似中国古代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幼有序”。罗摩故事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悉多成了封建贞节观念的无辜牺牲品。同时,史诗中描写的罗摩与罗波那之间的斗争,也代表新兴的封建主与落后的奴隶主之间的斗争。罗摩的阿逾陀城属于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城市文明,而罗波那的楞伽城带有浓厚的游牧部落文明色彩。罗摩是刹帝利,而罗波那含有婆罗门血统。在印度列国纷争时代,婆罗门努力维护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种姓制,以保持自己在吠陀时代后期形成的至高无上的特权地位,而刹帝利努力确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封建王权。《罗摩衍那》的成书年代正处在印度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随着封建制日益取得优势,罗摩的形象也日益被神化。这在《罗摩衍那》作品本身中就有反映。在一般认为属于原始部分的第二至第六篇中,罗摩基本上是个人间英雄形象,而在属于晚出部分的第一和第七篇中,罗摩被写成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从此,罗摩成了印度教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例如,悉多被魔王罗波那劫往楞伽城时,自然景象也呈现衰容:“树顶在风中摆来摆去,好像说:‘苦恼,真苦恼!’”“荷塘里落尽了荷花,鱼和其他动物也都发抖”;“太阳也在那里忧愁,它的光线都消失了,暗淡的光圈绕在四周”。罗摩为寻找悉多,来到般波池。这里春光明媚,种种可爱的景色更激起他对悉多的痛苦思念。

  看哪!在错杂的山峰上,

  公鹿和母鹿呆在一起;

  我却是被迫同悉多呀,

  那位鹿眼女郎分离。

  《罗摩衍那》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即“输洛迦”诗体),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因为它毕竟是口头创作和传诵的史诗。但它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了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罗摩衍那》称作“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作“最初的诗人”。

  《罗摩衍那》诞生后,在印度各地广泛流传。许多古典梵语戏剧和叙事诗都取材于它。印度中古方言文学兴起后,各地都有《罗摩衍那》的方言译本或改写本。《罗摩衍那》也从很早开始就传到亚洲各国。

  文章来源:社科院外文所 黄宝生 石海军